当光纤几何尺寸远大于光波波长(约1µm量级)时,光波导中将产生数十至数百种传输模式。各模式群速度差异导致脉冲展宽效应,这种现象称为模间色散。该效应制约了多模光纤的传输带宽,使其主要适用于短距、中低速传输场景。
典型多模光纤采用渐变折射率剖面设计,纤芯直径规格主要为50μm和62.5μm两种。其传输特性受光纤几何参数、折射率分布及光源特性共同影响。
二、多模光纤分类体系
根据ISO/IEC 11801标准,多模光纤分为五个性能等级:
类型 芯径(μm) 带宽(MHz·km) 传输距离(10GbE) 光源类型 典型应用
OM1 62.5 200@850nm 33m LED 百兆局域网
OM2 50 500@850nm 82m LED 千兆园区网
OM3 50 1500@850nm 300m VCSEL 10G数据中心
OM4 50 3500@850nm 550m VCSEL 40/100G主干
OM5 50 2800@850nm
4700@953nm 150m(SWDM) VCSEL 400G短距互联
技术演进特点:
OM1/OM2:LED光源时代产物,支持传统低速传输
OM3:首代激光优化光纤,开启10G时代
OM4:增强型10G/40G解决方案
OM5:支持波分复用技术(SWDM),单纤4波长传输
三、工程选型指南
传输距离要求
300m内优选OM3
550m级选择OM4
SWDM应用采用OM5
成本效益分析
500m内多模方案较单模节省30%综合成本
OM4比OM3增加15%造价,提升80%传输距离
未来扩展考量
40G以上系统建议OM4/OM5
数据中心主干推荐OM4级预端接方案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建筑群主干:OM3/OM4级300-550m互联
数据中心列间:OM4/OM5 MPO高密度布线
工业控制:OM1抗干扰短距传输
安防系统:OM2经济型视频传输
五、品质控制要点
优质多模光纤应满足:
几何特性:芯包同心度误差<0.5μm
光学性能:符合TIA-492-AAAE标准
环境稳定性:-40℃~+70℃衰减变化<0.2dB/km
机械强度:≥100kpsi抗拉强度
大唐风暴光缆采用优质预制棒,通过全自动拉丝工艺制造,具备以下优势:
零水峰特性:1383nm衰减<0.31dB/km
精确折射率控制:△≤0.2%
三重防护结构:芳纶抗拉层+不锈钢铠装+LSZH护套
通过GR-409-CORE认证,适用于严苛环境
多模光纤作为短距传输的优选方案,在数据中心、企业园区等场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正确选择光纤等级并配合优质连接器件,可构建高性价比的光传输基础设施。随着SWDM等新技术的应用,多模光纤将持续在400G/800G短距传输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